如果胆汁、肠内容物或血液从安置Veress针处回流,应将针维持在原处,并立即获得替代性进腹通路。替代性进腹也可使用腹腔镜,除非发生显著出血;显著出血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开放性剖腹手术。任何进腹失败的位置都应被检查以评估是否有任何相关损伤;如果发现损伤,应进行适当的修复。如果进腹失败但未发生并发症,可以在同一位置再次尝试进腹。步骤:
●估计Veress针进入腹膜腔所需的长度。
●在皮肤和皮下组织上作一个5mm切口。
●将Veress针穿过切口到达筋膜水平,在针上标记深度,然后拔出针。
●抓住筋膜(例如,手、Kocher钳)并提起腹壁 ,若为肋弓下位置则无需此步。需重点注意的是,如果抓取的时候仅抓住皮肤而未包括筋膜,可能会增加进腹失败率。
●握持Veress针,握持位置紧靠于先前标记的位置之上,通过切口以45度角插入,朝向于盆腔或远离固定脏器,并小心避免Veress针向侧面偏移。
●感受两次突破感。第一次发生于针穿过腹部筋膜时,第二次为针穿过壁腹膜时。选用更外侧的进腹位置时,如果穿过的筋膜超过1层,可能会有额外的突破感。
●当针进入腹膜腔时,移位的针连接套会随着保护鞘的弹回以掩蔽针末端而发出'喀哒声”。在腹膜腔内的针与腹壁内的针相比,也可更自由地移动。
当针进入腹膜腔时,术者通常会感觉保护性针鞘/针芯的回弹或听到'咔哒音”,提示对抗针头的阻力已不再存在。这种咔哒音/回弹感通常提示Veress针已进入腹膜腔;然而,如果Veress针的针头意外地进入空腔脏器,也可感觉到此声音,故而在通过针充气前通常应使用数种确定技术中的一种进行确认。![【腹腔镜篇】进腹常见问题及对策 【腹腔镜篇】进腹常见问题及对策]()
如果一个通道在腹壁内滑动,则此通道可能需要复位和/或通过增加缝合来使其固定。即使通道没有被特定地设计为在原位缝合(即,无固定环或固定缝线),也可很容易地通过引流或“鞋带”式缝合进行固定。使用更长或更大直径的套管针,或球囊/可扩张头套管针也可有帮助。许多Hasson套管针都有1个可调节的塞子,可通过1种锁定机制将套管固定于各种不同的深度,以防止通道改变位置。![【腹腔镜篇】进腹常见问题及对策 【腹腔镜篇】进腹常见问题及对策]()